主讲人简介:刘晓杰,中共党员,运城盐化中学青年教师党员先锋岗成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大家好: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在谈到过去5年间,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时,提及了天宫号(空间实验室)、天眼(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墨子号(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国产C919大飞机等六大科技成果,非常振奋人心。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这6大科技成果,有5个都是和航天发展有关的,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中国航天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有个位科学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都认识屏幕上这个人吧?(钱学森)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1956年10月8日,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要发射火箭卫星,首先要有发射场,紧接着在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是我国组建的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我国卫星发射中心一共有4个:除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之外,还有位于我们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还有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
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因为化学电池寿命有限,所以东方红一号设计的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但它现在仍然还在轨道上运行,像一座灯塔一样指引着我国后续发射的卫星陆续升空。
但是由于技术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把它回收回来,之后的卫星我们肯定希望能把它回收回来。历经五年时间,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 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航天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之后为了提高火箭发射的效率,1981年9月,我国掌握了一箭三星的技术,成功地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一箭三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接下来在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为了完成这些重大任务,我国研制了神舟号系列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成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继“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嫦娥一号”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
2012年6月16日,由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组成“神九”飞行乘组,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神九天宫在宇航员操作下手控对接成功,对接精准,误差不超1毫米。
2013年6月11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航天员的“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并首次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将完美收工,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2016年11月18日,搭载两名宇航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发射成功,在经历33天的太空遨游后,于11月18号返回地球,景海鹏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入太空的人。神十一任务特点就是: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
根据中国的航天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起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已进入到“嫦娥工程”三期阶段,中国航天领军人叶培建表示: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且很有可能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