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少敏,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任我校高中部历史教师。


导语:唐朝时,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公主,她们身负重任、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婚姻为国家的和平安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唐朝著名的和亲公主——文成公主的故事。
人物介绍:
文成公主,唐宗室女,贞观十五年远嫁吐蕃。
民族:汉
信仰:佛教
生卒时间:625——680年
性格特点:温柔端庄、聪慧美丽、知书达理
历史贡献:把汉文化传播到西域, 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 促进了唐蕃的友好交往。
身世之谜
文成公主是唐和亲公主中唯一一个被藏族人民尊奉为“贾木萨”(即女神仙)的 汉族公主。和亲的公主按理说应该是皇帝的女儿,但唐中期前,真正的公主们全部许配给了朝中臣子。
文成公主究竟是谁的女儿?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文成公主是“唐宗室女”,应为李氏。公元640年,李氏被封文成公主,公元641年,远嫁吐蕃。
赞普求婚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继位为吐蕃赞普,时年13岁,可谓少年英雄。在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吐蕃军事强大,但政治、文化水平落后。年轻的松赞干布非常仰慕当时强大、先进的唐王朝,希望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关系。
贞观八年,吐蕃与唐建立外交关。松赞干布萌生出了和唐朝和亲的想法。松赞干布三次向唐求婚才取得成功。
公元641年冬,文成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入藏。
河源迎亲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终于抵达了河源。松赞干布也于同时抵达河源来迎亲。
文成公主盛装打扮迎接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也提前精心准备了唐朝的婚服和帽子,以表达对唐朝公主的重视。最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按照汉族的礼节,在逻些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夫妻和睦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以后,两人相敬如宾,互相谦让,感情很是和睦。
在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向吐蕃人民传播农业技术,还帮助他们种桑养蚕。经过两年的发展,吐蕃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他们还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文成公主带去的文士负责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使吐蕃得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文成公主对吐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尘缘尽头
松赞干布勇武有志,但年仅35岁就去世了。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没有离开吐蕃,她为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继续传播文明,也为维护唐蕃友好和平关系继续做出贡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在拉萨病逝,享年55岁。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建寺庙,以表达对她的怀念。
菩萨转世
在文成公主入藏前,松赞干布共有四个妻子,其中三个是藏族女子,一个是尼泊尔公主尺尊。尺尊公主也信仰佛教,她还建议松赞干布修建了大昭寺。
由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对藏传佛教的贡献,在藏传佛教中他们被称为菩萨转世,文成公主为救助菩萨。文成公主为吐蕃百姓带来了福祉,吐蕃百姓把对她的感恩之情化成传说,世代流传。
结语: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将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咸亨五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唐蕃间的和平友好关系整整持续了三十年。文成公主为吐蕃带去了先进的唐朝文化,使得吐蕃这个深居内陆的地区经济和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唐蕃关系和谐融洽。可惜后来唐高宗没有珍惜、巩固这个良好局面,还轻易地发动战争,使得唐太宗和文成公主苦心经营的和平局势被打破。直到唐中宗时期,将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才使得唐朝与吐蕃关系再次友好。
所以今天,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和谐大家庭来之不易,大家要懂得珍惜,积极为维护民族大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